在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产权伴随着进出口贸易以及进出境人员的往来,于国际间实现了充分的流转。助推全球科学文化技术交流与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进出境侵权违法犯罪问题的产生。
接下来,尹主任将为您详细解读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这14件事,希望能对您在进出境环节中实现有效维权以及规避侵权法律风险提供助力。
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指的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劳作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特点,它涵盖了诸多领域,诸如发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商标标识等等。知识产权赋予了创造者对其成果的专有权利,旨在激励创新,推动社会的前行与发展。其范畴包含但不限于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也被翻译为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
2什么是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指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实施的保护。
3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海关针对与进出口货物物品相关且受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予以实施保护,具体涵盖: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服务商标除外);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注册且延伸至我国的国际注册商标(服务商标除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成员国或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公民或者组织所拥有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现阶段,商业秘密和地理标识等知识产权并不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权利类型范畴之内。
4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方式
1)依申请: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即将进出口,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并提供担保。符合规定的,海关应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12条~15条
2)依职权:海关发现进出口货物有侵犯备案知识产权的嫌疑,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知识产权权利人应自通知送达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知海关是否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知识产权权利人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并提供担保的,海关应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16条,第20条。
我们可以通过海关公示的案例来看:
以上案例采用的是依职权的执法方式,海关启动“依职权”保护措施,是以权利人申请备案为前提。海关有义务主动启动,更加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5 知识产权海关备案流程
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按规定将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申请备案时,应当提交申请书。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可以通过海关总署“互联网+海关”主页(http://online.customs.gov.cn/),依次点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进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系统”,即可进行全程线上申请。(包括提交备案申请、备案续展申请、备案变更申请和备案注销申请等)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自海关总署准予备案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0年。知识产权有效的,权利人可以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向海关总署申请续展备案。每次续展备案的有效期为10年。
6 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的好处
1)备案享受海关的主动保护:海关有权主动查处涉嫌侵权的货物,为海关提供证据和依据,海关发现和查处进出境侵权货物物品,备案的权利信息将进入海关的执法辅助系统,海关关员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备案知识产权的权利特征,便于其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及时发现侵权嫌疑货物物品。2)警示潜在侵权者。3)降低维权成本,相较于事后追究侵权责任,备案可提前防范,节省成本,在侵权纠纷中,为权利人提供法律保护和支持,提供法律保障 。
7海关未备案的知识产权是否能获得海关保护?
当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即将进出口,向海关提出货物保护申请。此时保护的对象不限于备案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只要能提供合法的权利证明文件,并提供足以证明侵权事实明显存在的证据,也能得到保护。需要知识产权权利人主动收集侵权嫌疑货物的进出口信息包含( 知识产权的名称、内容、侵权嫌疑货物的收发货人名称、货物名称规格、侵权嫌疑货物可能进出境的口岸、时间、运输工具等)
8什么情况下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需要提供担保
知识产权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向海关提供相当于货物价值的担保。
9 两种海关保护模式担保区别
在“依职权保护”模式下,权利人根据侵权嫌疑货物价值的不同提供担保,担保金额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此外,权利人还可以选择向海关总署提供总担保,但总担保仅适用于权利人申请扣留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货物的情况。
在“依申请保护”模式下,权利人应当向海关提供不超过货物等值的担保。
10 从事贴牌加工的企业如何规避侵权风险
为防止在出口环节发生侵权而造成损失,从事贴牌加工的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规避侵权风险.
1.审查授权合同与品牌方的贴牌加工合同,确保拥有合法的授权,同时在合同中明确知识产权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
2.对品牌方的资质核实(知识产权进行核实,包括商标、专利等).
3.在开始生产前进行知识产权检索,确保贴牌产品不侵犯他人权利。
4.严格按合同生产:确保按照合同约定的规格、标准进行生产,不擅自更改。
5.保存记录:妥善保存与贴牌加工相关的文件和记录,保留与品牌方的沟通记录、合同、订单等证据以备纠纷时使用
6.及时了解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11 个人携带和邮寄进出境的物品是否会涉及侵权?
是的,超出自用合理数量,并触犯《条例》第二条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
据此可知,进出境物品若涉嫌侵权,同样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海关针对自用、合理数量并未予以明确规定,此乃海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范畴。所以个人携带或者邮寄侵权物品一旦产生争议,应当可以争取获得全部或部分的豁免。
12 海关通知有人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怎么办?
如果海关向您发出了下面的《海关确认知识产权状况通知书》。说明有人涉嫌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海关已经暂停了该嫌疑货物的通关。海关会在《确认知识产权状况通知书》中告知预估货物数量及权利人应提交的担保金额,作为权利人应当积极配合海关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
企业自收到《海关确认知识产权状况通知书》书面通知之日起的 3 个工作日内,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书面回复:
(1)若认为有关货物侵犯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并要求海关予以扣留,需以书面形式向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并提供担保;
(2)倘若认为有关货物未侵犯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或不要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需向海关书面阐述理由。
尹主任在此提醒:海关不会长时间暂停通关,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回复,逾期未申请,海关会恢复通关,相关权益将难以保障。
13 海关通知货物“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被海关查扣怎么办?
一、海关处置侵权货物存在两种程序:
1)依申请扣押模式:海关仅具备暂扣货物 20 日不让通关的权限,并不具有调查处理的权力。20 日之后,若无法院下发的暂扣令(需权利人向法院起诉并申请法院扣押,此时的扣押实质为当事人向法院申请的扣押,海关主要是协助法院,原则上权利人需依据诉讼程序另行提供担保),海关只能对货物予以放行。
2)依职权扣押模式:海关在扣押后 30 日内展开调查并作出是否侵权的认定,即便得出模糊不清的“无法认定是否侵权”结论,仍可依权利人申请再次扣押不超过 20 日,以等待法院的暂扣令。
二、企业能够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1.率先自行检查货物的知识产权状况,涵盖:是否进行了注册登记?是否获得他人授权?是否属于在先权利人?
2.知晓海关备案的知识产权权利人情况。企业可首先通过公开信息:
(1)明晰权利人在海关备案的知识产权信息(包括:何时获取知产权利?保护范围包含哪些?权利费用有无缴足?何时申请海关备案?)
(2)了解权利人的实际经营信息(尤其是商标专用权,是否存在三年不使用的情况?是否出现恶意抢注的现象?是否具有可撤销的其他情形?)
3.与权利人进行沟通谈判,寻觅到双方均可接受的利益连接点(如评估取得授权或是限制使用范围或是支付一定赔偿金),达成协商一致后,向海关申请放货。
14 海关没收的侵权货物都去哪儿了
根据不同的情况,海关可以对侵权货物实施销毁,也可以在消除侵权特征后进行拍卖、转交有关公益机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等。参考